高頻電磁感應加熱的原理
作者: 百度百科 來源: 百度百科 時間:2018年11月17日
電磁感應加熱器的簡介:
磁感應加熱器(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er)是配合金屬件安裝之用,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將金屬件加熱至孔徑足以輕松到達軸位,又不對工件、軸造成任何損傷。電磁感應加熱器對工件的加熱全過程由微電腦控制,安全可靠,效率高,使用方便,并設置了三種工作模式(時間控制模式、溫度控制模式和溫度保持模式)供操作者選擇。
感應加熱的原理是把鋼制工件放在用紫銅管制成的感應器內通入交變電流,產生交變磁場。由于電磁感應,在工件內將產生和感應器內的電流頻率相同,方向相反的感應電流--渦流。由于肌膚效應,渦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表面的電流密度越大,中心的電流密度越小。交變電流的頻率越高,趨膚效應越顯著,感應加熱的深度越淺,由于工件本身有電阻,根據焦耳--楞次定律,集中于工件表層的渦流產生的電阻熱,使工件表層迅速被加熱到淬火溫度,而心部溫度基本不變。在隨即進行噴水(合金鋼浸油)冷卻后,工件表層被淬硬,實現了感應加熱表面淬火。